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Green Tea 綠茶與老人


Research綠茶與老人Green tea shows benefits for elderly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By 21/09/2015

研究綠茶與老人綠茶顯示老年代謝綜合征的好處

由斯蒂芬 · 丹尼爾斯 2012 8 22

 

三杯綠茶每天可以説明老年人代謝綜合征患者減輕體重和減少她們的腰圍,來自巴西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科學家從教廷天主教大學的裡奧格蘭德 do Sul (PUCRS) 報告,在為期 60 天,約 2 釐米的腰圍減少 1.2 公斤平均損失掛鉤綠茶消費。

 

營養學雜誌 上,健康與老化研究人員寫了綠茶的潛在好處可能涉及多酚飲料增加產熱中或通過抑制食欲,備用機制的能力。

 

綠茶

 

這項研究將添加到令人信服的科學支援潛在的體重管理潛力的綠茶身體。

 

科學對茶的多數有地看著綠茶,成效報告為減少風險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和某些癌症,改善心血管病和口腔健康。

 

綠茶含有 30% 40%的水可萃取茶多酚,而紅茶 (被氧化發酵的綠色茶) 中含有 3% 10%之間。烏龍茶是半發酵茶,是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四主中的多酚新鮮茶葉是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GCG) 兒茶素 (EGC) 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CG) 和表兒茶素 (EC)

 

這項新的研究涉及老年人代謝綜合征。大都會是指到群集的條件包括血壓高的壓力,提高的血糖水準,多餘的身體脂肪周圍腰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好膽固醇) 和甘油三酯增加的血液 — — 所有的已知大大增加心臟病、 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細節

 

大都會四十五老年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兩個團體之一: 第一組需消耗三杯綠茶每天由 1.0 g 香袋,和另一組不奉命對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行更改。

 

經過 60 天的干預,研究人員報告綠茶組到末尾 70.3 公斤研究開始時顯示"統計學減肥"從平均的 71.5 公斤。對照組觀察沒有重大變化。

 

此外,兩組顯示體重指數和腰圍周長顯著下跌,但跌幅更大綠茶組中,研究者說。

 

"考慮到個人與大都會在 '代謝混亂' 慢性狀態,將這些生化參數帶回正常的任務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它涉及的激素、 遺傳、 互動和炎性因數和變數年齡 (老化)"他們寫道。

 

"但是,要確認的假設,即綠茶行為抑制食欲和增加飽腹感,進一步調查將必要。"

 

資料來源: 營養、 健康與老化雜誌

發佈線上列印,doi: 10.1007/s12603-012-0081-5

"老年人代謝綜合征組分綠茶 (茶樹) 消費效應"

作者: A.E.維艾拉勝雅律 C.H.A.是相配,I.戈麥斯 M.G.瓦戈特利布

 

Three cups of green tea per day may help elderly people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lose weight and trim their waistlines, suggests a new study from Brazil.

 

Scientists from the Pontifical Catholic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 do self (PUCRS) report that green tea consumption was linked to an average loss of 1.2 kg over a 60 day period and a reduction in waist circumference of about 2 cm.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green tea may be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polyphenols in the beverage to increase thermogenesis or via an alternate mechanism of appetite suppression, wrote the researchers in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 Aging.

 

Green tea

 

The study adds to a compelling body of science supporting the potential weight management potential of green tea.

 

The majority of science on tea has looked at green tea, with benefits reported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Alzheimer's and certain cancers,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and oral health.

 

Green tea contains between 30 and 40 per cent of water-extractable polyphenols, while black tea (green tea that has been oxidized by fermentation) contains between 3 and 10 per cent. Oolong tea is semi-fermented tea and is somewhere between green and black tea. The four primary polyphenols found in fresh tealeaves are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epigallocatechin (EGC),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and epicatechin (EC).

 

The new study involved elderly people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is refers to a cluster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high blood pressure, raised blood sugar level, excess body fat around the waist or low HDL (the good cholesterol) and increased blood triglycerides – all of which are known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for heart disease, stroke and diabetes.

 

Study details

 

Forty-five elderly people with Me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as required to consume three cups of green tea per day made from 1.0 g sachets,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instructed not to make changes to their lifestyle.

 

After 60 days of intervention, the researchers report that the green tea group display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eight loss” from an average of 71.5 kg at the start of the study to 70.3 kg at the en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both groups display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but the decreases were greater in the green tea group, said the researchers.

 

“Considering that individuals with MetS are in a chronic state of ‘metabolic chaos,’ the task of bringing thes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back to normal is very complex, because it involves the interaction of hormonal, genetic,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 variable age (aging),” they wrote.

 

“However, to confirm the hypothesis that green tea acts in the suppression of appetite and increase in satiety, further investigations would be necessary.”

 

Source: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 Aging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doi: 10.1007/s12603-012-0081-5

“Effect of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s) consumption on the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elderly”

Authors: A.E. Vieira Senger, C. H. A. Schwanke, I. Gomes, M.G. Valle Gottlieb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GOOD FOR YOUR GUT


Hack your gut bacteria for easier-than-ever weight loss
Chances are, you've been hearing a lot about the microbiome lately—you know, the ecosystem of bacteria residing in your intestinal tract. And here's why you should care: Your microbiome could be the key to transforming your metabolism and losing weight for good—if you know the right way to feed it, that is.

That's where we can help.

The Good Gut Diet is a brand new book by Gerard Mullin, MD, an integrative gastroenterologist, that gives you the formula you need for growing healthy gut flora. You'll get an exact prescription of foods, supplements, and practical health advice to turn your digestive system into a fat-burning machine.

Get
The Good Gut Diet today for the latest science on restoring your health, 50 delicious recipes, a step-by-step meal plan, and real stories from patients who have lost as much as 20 pounds in just 4 weeks
Chances are, you've been hearing a lot about the microbiome lately—you know, the ecosystem of bacteria residing in your intestinal tract. And here's why you should care: Your microbiome could be the key to transforming your metabolism and losing weight for good—if you know the right way to feed it, that is.

That's where we can help.

The Good Gut Diet is a brand new book by Gerard Mullin, MD, an integrative gastroenterologist, that gives you the formula you need for growing healthy gut flora. You'll get an exact prescription of foods, supplements, and practical health advice to turn your digestive system into a fat-burning machine.

Get
The Good Gut Diet today for the latest science on restoring your health, 50 delicious recipes, a step-by-step meal plan, and real stories from patients who have lost as much as 20 pounds in just 4 weeks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健康首重消化系統良好

要求健康要從總體之中 先談~消化~食物部份

   人和動物將攝入的食物分解為可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的過程。根據消化方式不同可分為細胞內消化和細胞外消化。某些低等生物(如草履蟲等)能把食物直接攝入細胞進行消化,叫細胞內消化;高等動物通過消化系統使食物在消化道內變成可溶性的簡單分子,然後再吸收到體內,稱細胞外消化。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中,只有水、無機鹽和某些維生素能被消化管壁粘膜直接吸收人血,其他物質如蛋白質、脂肪和糖類都必需經過消化作用變成小分子物質後才能被吸收利用。消化過程包括對食物的磨碎、拌和及推送等機械作用(機械性消化)和各種酶對各種食物成分的化學分解作用(化學性消化)兩個密切相關的過程。各段消化管的作用各有側重,也和食物的性狀相適應。食物初入口腔多為粗糙形式,有些營養物質還被構成植物性食物細胞壁的纖維素所包繞,故口腔消化以機械性消化為主。胃的主要作用是容納食物,胃的蠕動使食物進一步粉碎和攪拌,並和胃液充分混和成食糜。胃液可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小腸是完成消化作用的重要部位,尤其是化學性消化,主要在小腸內完成。注入小腸的消化液有胰液、膽汁和小腸液,含有消化營養物質的多種消化酶,能把營養物質分解為可吸收和利用的形式。

消化系統的功能是在神經和體液因素調節下協調地進行的。注意消化器官的衛生,增強消化機能,可促進人體健康。食無定時、暴飲暴食、不注意飲食規律,易引起胃腸疾病;飲後大量飲水或進行劇烈運動,影響胃的消化功能。不注意飲食衛生,易導致病菌、寄生蟲卵或有毒物質隨食物吃進胃內,會引起消化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

 


 


 

第一章消化系統

胃腸道(GI)可簡單地描述為一條由口腔至肛門中空、肌性管道。按其不同的內徑及功能特徵,胃腸道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食管

  ·

  ·小腸

  ·結腸

  ·直腸

  ·肛門。

  另有兩個實質性消化器官,肝臟和胰腺,分泌消化液經引流小管到達小腸(圖1.1)。


 

  消化系統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即粉碎食物並轉變為最小成分,以使機體能用來構築和滋養細胞並提供能量。

  1.1 胃腸道管壁的基本結構

  整個消化管管壁可清楚地分為幾層,其組成如下(圖1.2):

  粘膜

  粘膜是中空器官的內膜。將管腔內容物與腸壁內部結構分隔開,由上皮層、固有層和粘膜肌層組成。

內嵌影像

1.1 消化系統。

內嵌影像

1.2 胃腸道管壁的基本結構(圖為食管的各層結構)。

  食管和末端肛管的上皮為鱗狀上皮,其餘消化道粘膜由柱狀上皮細胞組成。在不同的器官,這些細胞的結構也不相同。

  上皮層下的粘膜固有層中有毛細血管網、淋巴管和腸相關淋巴組織的免疫細胞,是抵禦病原體侵襲的第一道重要防線。

  粘膜下層

  粘膜下層位於粘膜下。粘膜肌層是一層薄的肌肉,將粘膜層和粘膜下層分隔開。粘膜下層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稱之為粘膜下神經叢(Meissner神經叢)的神經網。在食管,此層還包含分泌粘液的腺體。

  肌層

  腸壁的肌肉包括數層肌纖維,每層肌纖維排列方向不相同。大部分消化器官有兩層肌肉,內環肌和外縱肌。但胃例外,其還有一層斜行肌;結腸也較特殊,其外縱肌層沿結腸縱軸形成三條分散的肌帶(結腸帶)。

  肌層的神經網稱為腸肌間神經叢(Auerbach神經叢),位於環行肌與縱行肌之間。

  除了包含上食管括約肌(UES)的近段食管,及包含肛門外括約肌的遠段肛管兩者的肌層是由橫紋肌纖維組成之外,胃腸道肌肉一般是由平滑肌纖維組成的。

  外層/漿膜

  漿膜是一層結締組織,構成消化器官的外層。胃和小腸的漿膜與腹膜(一層漿膜)相延續。

  1.2 胃腸動力的神經調節

  消化系統的神經調節是很複雜的,並且大部分都在人們的意識控制之外(不隨意的),但近段食管和肛門是可受意識控制的。此處的肌層由橫紋肌組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隨意控制的。消化道的其餘部分受自主神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和腸神經系統(ENS)(存在於腸壁內的神經細胞叢)調節。

內嵌影像

內嵌影像

1.3 a)腸神經系統(肌間神經叢和粘膜下神經叢)位置。(b)圖示肌間神
經叢和粘膜下神經叢作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轉換神經元

  胃腸道的神經支配可分為外來和內在兩部分(圖1.3)。

  外來神經支配

  外來神經支配主要通過軀體運動神經或自主神經系統來完成(圖1.4)。

  軀體運動神經

  咽及近段食管橫紋肌運動的神經支配主要通過顱神經的運動神經元完成。

  肛管橫紋肌運動則由陰部神經控制。

內嵌影像

1.4 胃腸道自主和軀體運動神經支配。

  自主神經調節

  消化道大部分是由自主神經控制的(不受人的意識控制)。自主神經系統可分為兩部分:

  ·副交感神經系統,包括迷走神經,主要作用是促進胃腸運動。雖然有許多不同的神經遞質,但乙醯膽鹼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促進平滑肌活動和激素分泌的神經遞質。副交感神經系統利用腸肌間神經叢(如下)作為轉換神經元

  ·交感神經系統主要作用是抑制胃腸運動,其神經纖維通過一系列神經節到達腸肌間神經叢(如下)。去甲腎上腺素是交感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神經遞質。

  內在神經支配

  胃腸道的內在神經支配是通過 ENS完成的,ENS為影響胃腸運動的一個複雜而高級的內在調節器。

  胃腸道運動主要是在ENS作用下產生的。ENS直接從腸道獲得資訊,在或不在自主神經系統的參與下迅速產生相應的應答。因此,ENS常稱為腸道的微型大腦

  ENS的神經也被認為是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平滑肌細胞、腸粘膜腺體,以及其他壁內神經細胞之間的轉換神經元。通過這種方式,自主神經系統,或實際上是中樞神經系統,可調節ENS的活動。

  ENS由兩個不同的神經網路組成:

  ·腸肌間神經叢(Auerbach神經叢)是位於環肌層和縱肌層之間的神經網路

  ·粘膜下神經叢(Meissner神經叢)是位於粘膜下層,在粘膜層和環肌層之間的神經網路。

  1.3 胃腸動力的激素調節

  胃腸道動力和括約肌壓力也透過消化道分泌的許多激素來調節(表1.1)。

  1.4 食管

  食管的主要作用是將食物運送到胃。它是一個肌性管道,長約25cm,兩端有括約肌:即上食管括約肌(UES)和下食管括約肌(LES)。食管括約肌有助於保持吞咽過程中的食管排空,也可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喉和口腔。

  食管在三個水準處略為狹窄(圖1.5):

  ·上食管括約肌

  ·受主動脈和左主支氣管壓迫的食管中段

  ·食管通過橫膈處。

  異物如食物等易在這幾處梗阻。

1.1 消化道激素。

全部顯示表格


激素

來源

作用


胃竇

增加下食管括約肌壓力,促進小腸蠕動和膽囊收縮。

膽囊收縮素

十二指腸和空腸

促進膽囊收縮。減緩胃排空並減少小腸蠕動。

胰泌素

十二指腸和空腸粘膜

通過增加幽門壓力抑制胃排空,抑制小腸和大腸運動。

胃動素

十二指腸

加速胃排空,調節移行性運動複合波。


胰腺(朗格罕斯島)和下丘腦

抑制許多胃腸激素分泌。在動力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進流質後加速胃排空。

抑胃肽

上段小腸粘膜

當小腸充盈時減緩胃排空。

  膽囊收縮素-CCK;抑胃肽-GIP;下食管括約肌-LES

  上食管括約肌

  UES由環咽肌組成,環繞上段食管並附著於環狀軟骨。食管環行肌內層亦與UES相延續。上食管括約肌在防止食管內容物反流至口腔和喉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防止梗噎和誤吸。

  下食管括約肌

  LES由平滑肌組成,常位於食管由胸腔進入腹腔的橫膈水準。LES在胃與食管之間保持症一個高壓區,對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起主要作用。

內嵌影像

1.5 食管。

  食管壁

  食管壁厚3 -4m m,與所有的消化道壁相似,它主要有四層結構(圖1.6)。

內嵌影像 內嵌影像

1.6 食管壁結構。(a)橫紋肌層的近段結構。(b)平滑肌層的遠段結構。

  粘膜

  食管內層粘膜由鱗狀上皮細胞組成,延伸至Z-線即轉變為胃的單層柱狀上皮。Z-線環繞成Z字形,標聲著胃和食管粘膜的分界。在正常人,Z-線或磷狀-柱狀上皮相接于LES水準(距食管和胃賁門解剖交界約2cm處)。

  粘膜下層

  粘膜下層由膠原和彈性纖維組成,含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對食管起保護膜及潤滑作用。

  肌層

  食管肌層分兩層:內環肌層和外縱肌層。這種肌纖維的排列有利於食管蠕動收縮以及食管管腔內容物向胃傳送。

  組成食管肌層的肌纖維有兩種(圖1.7):

內嵌影像

1.7 食管體部橫紋肌和平滑肌分佈圖解。

  ·橫紋肌纖維組成食管的近段1/3以及UES。雖然這部分食管由橫紋肌組成,但對它的隨意調節卻是有限的(如吞咽開始時),大部分是自主控制的

  ·平滑肌纖維。接近食管遠段,管壁的平滑肌纖維漸增多。遠段1/3食管完全由平滑肌纖維組成,這些纖維完全由腸神經和自主神經系統支配。

  外層

  食管咽部的外層由富有彈性的結締組織組成,能在食物通過引起食管擴張時伸展開。在腹部,食管通過膈肌後被腹膜包繞。

  神經支配

  ·近段食管橫紋肌的運動神經支配,來自起源於腦幹迷走神經的運動神經。每條運動神經纖維直接終止於數條可啟動的橫紋肌纖維(圖1.8

  ·遠段食管平滑肌的自主神經支配通過副交感和交感神經系統來完成。所有到達食管的副交感神經均來自迷走神經。

內嵌影像

1.8 運動神經直接到達數條橫紋肌纖維。

  腸神經支配

  腸肌間神叢(Auerbach 神經叢)支配肌層的運動。這個神經網路位於食管環肌和縱肌層之間。食管的粘膜下神經叢分佈稀少(圖1.3)。

  1.5

  人體胃的容量是可變的,基礎條件下可容納200 -300m l,但能增大至1 -1.5L。胃有5個主要作用:

  1 貯存食物。

  2 混合並研磨食物。

  3 化學分解食物。

  4 殺滅食入的微生物

  5 控制胃內容物排空至十二指腸。

  胃可分為幾個部分(圖1.9):

  ·賁門將胃和食管相連接

  ·胃底是胃體的上部分,位元於左側膈肌的下方。胃底接受攝入的食物,也是主要的食物貯存器

  ·胃體是胃的最大部分,和胃底一樣分泌鹽酸胃蛋白酶。胃的起搏區位於胃體大彎處,引起胃蠕動的電衝動就是發自此點

內嵌影像

1.9 胃及其不同部位劃分。

  ·胃竇可產生胃泌素。此處沒有酸分泌(HC1),但胃泌素分泌後,吸收進入血中並刺激胃體壁細胞產生胃酸。胃竇也是將固體食物顆粒在排入十二指腸前磨碎的最主要部位。

  ·幽門是胃和十二指腸之間的括約肌,控制食物排空進入十二指腸,也抑制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

  胃壁

  由下列結構組成:

  粘膜

  粘膜由柱狀上皮組成,為縱行皺褶,稱為皺襞(圖1.10)。這種結構大大增加了胃粘膜的表面積,並因此增加了胃內容物與胃壁的接觸面積。

  消化液由被覆於幾乎全部胃體內表面的胃腺所分泌(圖1.11)。胃腺的組成如下:

  ·粘液細胞產生粘液層保護胃體,以免被胃液消化

  ·壁細胞產生HCl以及內因

  ·主細胞產生胃蛋白酶

  胃腺管終末端的微小凹陷稱為胃小凹。

內嵌影像

1.10 胃粘膜形成的胃皺襞示意圖。

內嵌影像

1.11 胃腺。

內嵌影像

1.12 胃壁結構。

  肌層(圖1.12

  胃的肌層不同於其他部位的消化道肌層結構。它由平滑肌細胞組成三個不同的肌層。每層肌纖維按不同方向排列:縱行、環行,以及額外的內斜肌層(圖1.13)。

內嵌影像

1.13胃肌層三層結構:縱肌層、環骨層、和內斜肌層。

  胃的肌層結構有助於食物得到充分的研磨和混合。在攝入食物時斜行肌能使胃很容易地產生容受性舒張,這一狀態對於胃的貯存是必要的。而在賁門和幽門括約肌,是環行定向的平滑肌纖維起主導作用,利於括約肌的活動。

  外層

  漿膜形成胃的外層與腹膜相連,而在大彎、小彎處與大網膜相連。

  神經支配

  胃的外來神經支配是自主的。

  ·副交感神經系統通過迷走神經(圖1.14)主要刺激平滑肌運動,增加動力並促進腸液分泌。而胃底在攝食時,迷走神經的活動使其產生容受性舒張

  ·交感神經系統起相反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減少膽鹼能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或是直接作用於平滑肌細胞而抑制平滑肌的活動。

  胃的內在神經支配是ENS提供的,包括腸肌間神經叢和粘膜下神經叢。

內嵌影像

1.14 迷走神經。

  消化道也分泌許多不同的激素控制胃運動(見表1.1)。

  1.6 小腸

  小腸的作用是消化和吸收營養成份。消化是分解三種主要的營養元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成為可吸收的成份。

  小腸運動的作用:

  1 將食物與消化液混合。

  2 使消化產物與小腸的消化吸收表面接觸。

  3 推動廢物進入結腸。

  小腸長約3 -5m,由三個部分組成: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

  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是小腸中最短的一部分,起於幽門,呈一個C形環繞胰頭,止於空腸(圖1.15)。屈氏韌帶將遠段十二指腸固定,並常作為胃竇十二指腸探查時定位的解剖標誌。

內嵌影像

1.15 十二指腸和小腸位置。

  十二指腸的起始部是十二指腸球部,略較其餘部分膨大,寬約3 -4c m

  膽汁和胰液經過膽總管和胰管,流入十二指腸。這些管道在十二指腸壁組成一個共同的通道,即乏特(Vater)壺腹,並由環行肌包繞形成Oddi括約肌。

  空腸和回腸

  十二指腸以下,小腸分為空腸和回腸。而空腸和回腸沒有嚴格的界限,約3/5小腸被認為是回腸。空腸粘膜較回腸粘膜有更多的皺褶。

  小腸壁結構

  小腸壁層次結構與消化道其他部分相同(圖1.16.

內嵌影像

1.16 小腸壁結構。

  粘膜

  粘膜由柱狀上皮細胞組成,其表面積非常大。首先是由於它排列成環形皺褶,其次小腸內有大量絨毛凸起,及每個上皮細胞表面都有微絨毛。這種排列結構小腸表面積增大了500多倍。

  這種結構提供了足夠的表面積以吸收消化分解的產物。絨毛之間是陷凹或隱窩,含有分泌粘液和消化液的腺體,另有特殊的分泌激素的上皮細胞(見表1.1)。

  小腸含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有些部位組成分散的集合體,稱為集合淋巴濾泡,即Peyer淋巴小結。

  粘膜下層

  粘膜下層為一層不固定的結締組織,包括粘膜下神經叢以及主要的血管和淋巴管網。

  肌層 

  肌層由內環肌和外縱肌組成。縱行肌收縮使小腸相應部分增寬,而環行肌收縮使小腸拉長。

  腸肌間神經叢位於肌層間,協調小腸運動,使內容物向遠端推進(圖1.17)。

內嵌影像

1.17 小腸的一個蠕動收縮將內容物向遠端推進。
小腸一段在縱行肌收縮時增寬,環行肌收縮時拉長。

  外層

  空腸和回腸的外層為漿膜,完全與腹腺延續相連,而十二指腸則位於腹膜後。

  動力

  小腸動力的控制如下:

  ·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ENS包括腸肌間神經叢和粘膜下神經叢

  ·激素(見表1.1)。

  1.7 結腸——大腸(圖1.18

  結腸的主要作用如下:

  1 吸收進入腸道的帶有消化液的水分及電解質。

  2 運送廢物。

  3 暫時貯存廢物。

  結腸長近1.3m,組成如下:

內嵌影像

1.18 大腸——結腸位置區分。

  ·盲腸及闌尾。回腸末段突入盲腸部分像一個圓的或卵圓形的突起,此稱為回盲瓣

  ·升結腸

  ·橫結腸

  ·降結腸

  ·乙狀結腸。

  大腸壁結構

  粘膜

  粘膜層較光滑,有半圓形皺褶,稱半月襞。粘膜由單層高柱狀上皮組成。結腸沒有絨毛,但有小凹。其上皮層幾乎全由分泌潤滑液的杯狀細胞組成。同小腸一樣,結腸粘膜亦有淋巴管腺。

內嵌影像

1.19 結腸肌層的排列。環行平滑肌收縮形成結腸袋。

  肌層

  肌層可分為內環肌和外縱肌層(圖1.19)。外層的縱行肌並未環繞結腸,取而代之形成三條肌帶,稱為結腸帶。

  外層

  部分升結腸和降結腸的漿膜位於腹膜後,即僅在前部與腹膜延續。橫結腸和乙狀結腸位於腹膜內。盲腸有時被腹膜覆蓋,但也可位於腹膜後的軀幹後壁。

  神經支配

  ·自主神經支配

  ·腸神經系統。通過腸肌間神經叢和粘膜下神經叢進行內在神經支配。

  1.8 直腸

  直腸是乙狀結腸的延續,始於第三骶椎水準,呈S形,沿骶曲和尾曲下行,全長約15cm。側面有三條彎曲,從內面觀為橫向的皺褶,稱為直腸橫襞,即Houston瓣(圖1.20)。

內嵌影像

1.20 直腸及肛管截面觀。

  直腸壺腹

  直腸壺腹指直腸上部。平時,此處無糞便充盈。糞便貯存在乙狀結腸,但當糞便到達直腸壺腹中會產生排便衝動。

  盆底

  直腸下行入盆底。盆底有由扁平的橫紋肌組成的提肛肌。

  直腸通過盆腔與肛管相接,其形態並非如其名那樣垂直,而是直腸與肛管間形成了約90°的角(圖1.21)。此角度對於排便控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內嵌影像

1.21 肛管直腸角。

  1.9 肛管

  盆底為直腸和肛管的分界線。肛管長約3 -4c m ,被括約肌包繞(圖1.22)。

  肛管壁結構

  肛管壁分為以下幾層:

  粘膜

  肛管上部覆蓋著柱狀上皮。

  肛管末段覆有肛膜,為一薄層無汗腺及毛囊的鱗狀上皮。此上皮的邊界稱為肛皮線,或稱齒狀線。

  數條縱行粘膜柱(肛竇或Morgagni柱)始于肛管近段,終止於齒狀線,環繞具肛腺的肛隱窩。此處粘膜呈紫色,而肛管其餘部分粘膜為粉紅色,其原因是此處粘膜層覆於三簇血管叢上,易引起內痔

  外痔是位於肛管粘膜與皮膚交界處的靜脈叢曲張所致。

內嵌影像

1.22 肛管縱切面觀。

  肌層

  肛管有兩層括約肌,肛門內括約肌和肛門外括約肌,與盆底一起協同作用,保持排便節制。

  內括約肌

  內括約肌是直腸內環肌層的延續,能維持一個持續週期性波動的肌張力,完全由自主神經控制,主要對肛管靜息壓力產生反應。

  外括約肌

  外括約肌通常分為三部分:皮下層、淺層和深層。

  外括約肌對有意產生的壓力產生反應,但也對靜息壓力發生反應。外括約肌包括紅和白兩種不同的橫紋肌纖維。即使紅的肌纖維看上去是隨意分佈的,但仍能像內括約肌一樣保持一個緊張收縮狀態。白的纖維可增加收縮強度,但只能保持很短時間。

  提肛肌

  盆底的提肛肌包括恥骨尾骨肌(與恥骨直腸肌組成恥骨直腸韌帶)(圖1.23),回腸尾骨肌,和坐骨尾骨肌。當然,也有變異的情況存在。恥骨直腸肌特別重要,因其收縮可使肛門直腸角保持近90°,此角在保持排便節制中起很大的作用(圖1.21)。

內嵌影像

1.23 恥骨直腸韌帶。

  神經支配

  直腸和肛管上部由自主神經及腸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支配(圖1.24)。

內嵌影像

1.24 肛管直腸區域的神經支配。

  外括約肌和提肛肌受軀體神經支配,從骶234神經分出,加入陰部神經。骶3-4發出的分支直接到達恥骨直腸肌。

  肛周及肛管末端到齒狀線的感覺是通過下方的直腸神經傳入神經纖維來傳送的。直腸粘膜和近段肛管粘膜缺乏軀體感覺神經支配。

  1.10 膽囊(圖1.25

  膽囊的作用:

  1 貯存膽汁。

  2 吸收水分及濃縮膽汁。

  膽囊呈卵圓形時平均可容納約20ml膽汁。

  膽汁由肝臟分泌,經總肝管,膽囊管到達膽囊。

內嵌影像

1.25 膽囊,主要膽管和Oddi括約肌及其不同部分的肉眼結構。

  膽汁排空與進食有關,受十二指腸分泌的激素調節,然後經過膽囊管、膽總管流入十二指腸。

  膽汁的主要作用是使腸腔內脂肪乳化以利吸收。

  胰管常與膽總管匯合組成乏特壺腹,進入十二指腸。

  當然,此區域有許多解剖變異:或是胰管和膽總管合併入一個共同通道;或是無共同管道在Vater壺腹口匯合;或是完全分開;各自開口於十二指腸內。

  胰管和膽管通過十二指腸壁時環繞一層獨特的環行肌(一層增厚的平滑肌),即稱Oddi括約肌。

  Oddi括約肌

  Oddi括約肌可再分為幾個部分(見圖1.25):

  ·膽總管括約肌

  ·胰管括約肌

  ·壺腹括約肌

  ·中間纖維(上述括約肌片段之間)。

  Oddi括約肌是一個獨特的高壓帶,伴有自發節律性活動以調節胰液和膽汁進入十二指腸。

  1.11 胰腺(圖1.26

  胰腺由幾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有兩個主要功能:

  1外分泌功能:胰腺腺泡分泌消化液(胰液)。

  2內分泌功能:朗格罕氏島產生胰島素胰高糖素和生長抑素。

內嵌影像

1.26 胰腺的位置及大體解剖。

  胰液包括:

  ·消化蛋白質、糖和脂肪的胰酶

  ·重碳酸離子和水,以中和排至十二指腸的胃酸。

  胰腺由三部分組成:

  ·頭(胰腺的頭部)

  ·體(體部)

  ·尾(尾部)。

  胰腺有兩個管通入十二指腸。通常,主胰管與膽總管一起匯入Vater壺腹。

  胰腺的分泌,象胃的一樣,是同時受到神經和激素調控的;當然,激素機制在兩者之中起主要的作用。

 

 
 
 
 
 
 
 
 
 
 
 
 
 
 
 
 
 
 
 
 
 
 
 
 
 
 
 

蕭堯 教授 健康飲食
 
歡迎點閱蕭堯健康大學